母亲的剪纸艺术
赵洪波
画家郭立黄先生看到我母亲李秀仁的大鸡剪纸作品评价说:“您母亲的剪纸作品,完全是表达内心对生活追求的那种美好,大刀阔斧地咔,咔,咔,廖廖数刀就剪成了特别美丽、特别完整、特别大气的一个形象……(剪纸大鸡作品)刻画的是鸡却不被原有的形所束缚,融天地行云于一体,塑造出了雄鸡的霸气,这剪纸的张力不输给马蒂斯……”。
母亲17岁结婚进了济南,和我爷爷、奶奶、姑姑、叔叔等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母亲进城随身携带了誊摹花卉禽鸟纹样的纸本本,虽然生活繁忙,辛勤劳作,左邻右舍有结婚的,母亲还是会抽空剪一些喜字、鸳鸯花卉;有考学的,就剪金榜题名、喜鹊登枝;有房屋新糊顶棚的,就剪些角花和团花。一直到70多岁,母亲才有时间坐下来专心从事剪纸艺术。
曾有位教授说母亲有些“神奇”。1999年8月初,母亲突发心梗,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大约两周时间,74岁的她安全迈过了一道坎。逐渐康复后,母亲于2000年初开始剪纸,拾起自己喜爱的剪纸手艺,开启了新的快乐生活。
她最幸福的事就是在阳台上晒着太阳剪纸。2000年至2007年这8年期间,她创作了一些精彩的剪纸作品,受到艺术家和亲朋好友的喜爱。曾担任济南剪纸家协会主席的徐健先生多次去家里看望母亲,并推荐参加剪纸展览会和艺术交流会,母亲多次获奖。人物画家孙爱国先生看到母亲的人物剪纸时说母亲是“东方的女毕加索”。济南工艺美术史和学校教材也有编录母亲部分剪纸作品。
说起母亲“神奇”,是说在这8年时间里,母亲曾有过三次中风,病发时大脑意识不清,肢体没有知觉,因为发现早,治疗及时,母亲“奇迹”般的恢复过来后,仍然坚持手不离剪,纸不离手,每天在不停的剪着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的图样,不同的造型,多彩的纸张,活动的双手对病愈康复有了积极的作用,没有留下后遗症,病愈后仍然心灵手巧的剪出了生动有趣的剪纸作品。
母亲老家在济南五峰山。据亲戚介绍说姥爷兄弟两人是村里的“木匠”,住一个挺大的院子(前后院),前院至今还保留了几间百年民宅,虽然历经沧桑,依然可见屋门两侧的青砖“庇檐”,屋顶上的灰瓦“女儿墙”,坚实的青石屋基。母亲在这个大院子中生活经历了十七年时光,早期除了跟乡里邻居学剪纸、绣花、做针线,更多的是看我姥爷在家做木工活,尤其是雕花木板,要从描摹图案,放样画线开始,雕花刻板全靠上好的手艺,一凿一铲,一斧一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木屑飞一地,满目幸福花”。这些精湛的雕花、刻板手艺对母亲后来的剪纸艺术影响很大,母亲剪纸手法娴熟,“大胆果断”,干脆利落,剪动纸转,“大刀阔斧地咔咔咔寥寥几下”,就剪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曲线优美,造型灵动,剪纸中的卷草纹样很有“雕刻花板”中花卉图案的味道,弯曲的锯齿纹(玄草纹),弯曲的水滴纹……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文物金箔“太阳神鸟”及三星堆出土的金属圆轮上的纹饰相近、相似,这些深深根植于民间沃土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母亲住过的老家大院中的百年民居前门
后门
母亲的剪纸作品和其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她几十年忙碌于繁杂的事情中,70多岁之后,厚积薄发,在短暂的几年中,不经意间出了一些经典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看似不经意,确是很有心,有品位,雅俗有人识。她没有从师学艺,没有专业受训,却自有个人特点,作品“雷似旷世佳作”。艺术不分国界,奖誉同比大师。如何像母亲一样在有限的生命中,推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是我作为一个绘画艺术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