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润金的美丽传说
齐建秋
齐白石是画坛泰斗,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常青树。这种常青树的说法,在2025‘嘉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在当前书画市场普遍处在一种低迷的大环境状态中,齐白石的作品能够取得这样令人宽慰的成绩,委实得来不易。说齐白石的作品是书画市场的常青树,就是说他的画作被藏家普遍认可,往往拍出高价甚至天价,成为藏家手中放心和安全的藏品。随之而来的是水涨船高,他的书法作品往往也会拍出高价,甚至他的信札也都有不俗的市场成交纪录。最令人惊奇的是市场覆盖他所有作品的载体,以至于他的笔单和签名在市场上也会给人以惊喜。
在近现代书画市场历史长河中许多名画家留下了卖画收据,雅称笔单。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齐白石的笔单,非常珍贵。不仅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古拙大度,朴实无华,还有着重要的市场意义。我在拙著《大师的见证 · 中国书画名家笔单集》一书中介绍了齐白石的一件笔单,并且把它放在众多名家笔单和齐白石所有笔单中的第一位。这份笔单写到,“收到润金捌拾元正,齐白石,56,4,7。”并钤有齐白石的印章。这份笔单是齐白石1956年卖画的收款单据,同时也是有记录可查的他去世前最后的书法,堪称绝品。由于该笔单多次著录,多次发表,被业内人士尊称为“润金帖”。
“润金帖”做为一件单据,尺幅很小(17cmx13cm),但主体的八个字“收到润金捌拾元正”从视觉上看特别突出显眼。这八个字齐白石采用了行书的书写方法,每个字都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韵味。“收”字的左右两部分高低起伏相衬,笔墨厚重,锋藏内敛,展现了齐白石深厚的书法功底。“到”字则两笔写就,气韵连贯,线条质感强烈,收笔如刀刻一般,苍劲有力。“润金”两字略有倾斜度,增强了作品的势感。特别是“金”字的撇捺之笔,几能透出作者书写时的欢愉之情。“捌拾元”三字整体连贯有序,气韵相通,给人以自由松动,率意而为的感觉。最后一个“正”字最显小巧,却极为古拙精妙,特别是那收笔的一顿,使笔单书写戛然而止。这八个字与齐白石日常的书法风格有相通互承之处,还有随意随笔,得大自在,不受任何羁绊束缚的创意之举,足以看出他书法艺术的高深之处。特别是签字落款的“齐白石”三个字,在晚年作品落款中不多见,字写得老辣苍劲,也许是有签收条的缘故,落款正规端庄,颇具仪式感。
“润金帖”的最大价值就是让人看到了齐白石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和实践,看到了他书法艺术的全面性和个性,而个性往往是艺术巨匠真性情的最直白,最真实的表达。
齐白石的“润金帖”还不仅囿于其艺术价值,它还是一件有故事的笔单。近年来网上关于“润金帖”来历的传闻越来越多,越来越猛,虽然传闻各有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故事的梗概基本是这样的:
话说1956年的北京城,有位在北大教了多半辈子书的王姓教师,心里头正盘算着一件大事 ~ 给即将八十大寿的父亲送上一份特别的寿礼。王老师的父亲,是个地道的文化人,平日里最爱品茶赏画,尤其是对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画作情有独钟。王老师知道,要想让父亲开心,就得寻一幅齐白石的真迹。他打听了好些日子,终于知道了白石老人的大致住处。于是王老师特意去买了几件礼品,这礼品挑得也讲究,不是很贵,但也不便宜,更重要的是心意好。第一次上门,王老师就吃了门房的闭门羹,但他没灰心,决定过几天再去一趟。王老师再次提着许多礼品来到了齐宅,恰遇白石老人的小儿子齐良已。齐良已再次直接拒绝了王老师求画的请求,听到这个消息的王老师也只能是满脸失望。
失望而归的王老师还是不死心,他决定在白石老人家门口守株待兔。这天,他早早地等在门口,恰好遇到齐白石和他儿子一起出门散步。王老师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喊道,“齐老先生,终于找到您啦!这次贸然打扰你,是因为想让您帮我画一幅寿桃,酬金随便由您定!”齐白石本以为这个人又是来求什么虾蟹之类的画作,根本没想到是求寿桃的。“王先生啊,你这份孝心我已明白。但你知道,我已不画寿桃多年,这规矩真是不好破啊……”白石老人话未说完,王老师就扑通一声跪下了,那场面,看得周围的人都为之动容。“齐老,我知您已经不画寿桃了,可这是我父亲的心愿,他老人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说着说着,王老师就哭起来了。白石老人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被这份孝心所打动,答应了下来。但规矩不能破,他要求王老师要支付80元的润金。王老师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这80元虽不是小数目,但只要能得到白石老人的画,一切都值了。他连忙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双手奉上,并请求白石老人能给自己开一张收据,给太太以交待。白石老人也不含糊,接过钱,提笔蘸墨,刷刷几笔,一张收据就写好了,上面赫然写着“收到润金捌拾元正,齐白石,56,4,7。”还钤上了他的印章。
时光荏苒,倏忽间王老师的父亲早已离世,而王老师也已经辞世很久了。后来家里的后辈在整理先人的旧物时无意间就发现了这张被后人称为“润金帖”的卖画收据。当然,最为令家人激动的事情是在发现这张收据之后。本世纪初,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王老师的家人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准备出让家藏的齐白石寿桃,因为他们已听说齐白石的东西很贵。在此之前,决定先拿齐白石的收据到市场上试试水,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件有一搭无一搭的事。最终,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了,这张齐白石的卖画收据在某拍卖会上以18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成为轰动一时的美谈!而这张看似普通的单据,也完美的完成了从笔单到“润金帖”的华丽转身。
有人说这是王老师一家的孝道感动了上苍,好人有福报。也有人说这是齐白石作品的市场使然,只要是和齐白石沾边,就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生。当年的180万元给王老师的家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让他们极大的改善了生活质量。家人最终决定将齐白石画的寿桃做为镇宅之宝收藏,不再转让。至此,齐白石“润金帖”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润金帖”的传说很美丽,而现实中齐白石作品的市场也很美满。迄今为止,齐白石作品过亿元的有数十件,其中《山水十二屏》立幅创中国书画市场的最高纪录,以过亿两位数的价格在拍卖市场上成交。齐白石笔墨的各种载体都有高价位的成交,如绘画过百万,过千万;书法几十万,几百万;信扎、启事、笔单等十几万,几十万甚至过百万都有。刚刚结束的嘉德“大观之夜”齐白石的作品成交积极,价格稳健,34件作品成交27件。
如今书画市场正经受着三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考验,进行苦难行军,度着最煎熬的时刻。即使在这市场最低迷的时候,齐白石的作品也尤如空旷的原野夜空中掠过的一道道慧星一样,在市场上发出点点的闪亮,温暖着收藏者的心。“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市场的凋蔽,才使人看到以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三巨星为首组成的名家大师真、精、新的好作品才是市场的顶梁柱,才是一切收藏者、书画爱好者、经营者的信心和希望所在。
历史不可重复,书画市场也不可再重复,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市场,但就像齐白石“润金帖”的美丽传说一样,无论经历何种时期,齐白石的作品永远是同时期市场的翘楚,这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齐白石毕竟是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