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澜和他的人文画 《左邻右舍》
李薇
顾文澜,1944年出生,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长期潜心于绘画研究,对油画、中国画、书法都有自己独到的风格和见解,其中对古典印象派、抽象派作过大量的实验习作,后回归以人为本的现实主义绘画创作。
当代中国下层平民的风俗画卷
顾文澜生活在武昌,曾穿行过无数的大街小巷,耳濡目染了身边那些贫困人群的方方面面。那些抹着劣质化妆品的女人,赤脚打领带的男人,叼着香烟在街头叫嚷的小贩,排队或抢购打折商品的长队……那是一群平庸、不拘小节、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找生意做,炒股,开早点铺,为的是弄些生活费去支付电费、煤气费、房租费以及孩子的学费等。不管时代如何变幻,平民没有搏击的力量,他们永远处在底层。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培养了人们逆来顺受的奴性,屈辱贫贱,他们总是平静的忍受,用低档次的娱乐来获得一丝可怜的刺激。打麻将,喝劣质酒,街头跳舞,小巷里拉琴,不隔音的卡拉OK等,苦中作乐,获取小小的满足,被戏虐为“欢天苦地的乞丐”。
90年以后的十年间,顾文澜创作了一组以小街老巷平民生活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左邻右舍》系列,这是一组充满人文关怀的市井风俗画,作品厚重粗犷,画面人物生动,寓意深刻,体现出了一种优秀的新现实主义风格。
《左邻右舍》是一组表现低层平民生活的系列组画,作者耳濡目染,切身感受了这类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如作者本人所言“熟悉他们如同熟悉我自己”。顾文澜特别关心他们,用自己的画笔去表述他们的生活,刻画他们的情感世界是顾老师长久的愿望和创作冲动。作品中,《交谊舞》叙述了2元一张门票的低档次舞场,满足了人们对无奈生活的短暂宣泄。《遛鸟》,下岗或退休的人们得打发时间,提着鸟笼到公园里转悠。平民的时间是没有价值的。《商品打折》是贫民阶层的最爱,只要哪里有此信息,便趋之若鹜,或排长队,或抢购,然后向邻里炫耀自己的“辉煌战绩”。《放飞梦想》叙述了平民对财富的梦想,画中借用氢气球带人升上至高的空中,实现鸟瞰群雄的幻想。
顾文澜的绘画风格严谨又随意。画面中对色调的把控,对色彩冷暖关系的相互穿插处理及人物的塑造十分严谨,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体块表现,用笔轻松洒脱,糅合了印象时期的风格,近似于漫画人物的塑造为心酸的画面增添了几分乐观和趣味。
画自己看到过的,感受到的人和事,是顾文澜的艺术源泉。《左邻右舍》系列油画作品正是基于顾文澜对生活的细微观察、贴身体验有感而作,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理念。
《热干面》110×90cm
特色早点热干面,武汉有个蔡林记,但大街小巷还有老马热干面,傻子热干面。胖子下了岗,开个小面铺也卖热干面,量足,作料齐全,吃的人多,生意蛮好,女儿上大学有钱交学费。
《红烧肉》100×82cm
胖子家里是“你做卫生晚烧菜”,红烧肉一定要吊点糖。“老婆你来尝一尝”。
《跑马溜溜的山上》92×62cm
借支萨克斯来练练,吹熟了参加公园的管乐队,为舞场伴奏,白喜事丧乐,一个月可以搞千把块钱呢!
《二重奏》110×70cm
谁说小市民不会艺术,瘦子上山下乡时就拉二胡,胖子在收破烂那里拾回一把吉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尽管跑调,“一无所有”还像“一无所有”,楼上的婆婆嫌闹人,对着窗子喊“吵死人了!”
《做家教》110×85cm
上过技校的瘦子办了个“私塾”,工余为小孩子补算术。老婆爱打扮,做面膜,染头发花销大,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生日蛋糕》110×85cm
朋友过生日,定制一个蛋糕,吃饭、喝酒、唱OK、打麻将,又是一场热闹,好多人都喜欢找机会热闹。
《乖乖女毕业留影》92×62cm
女儿争气,获得硕士学位,影楼留个影,爸爸妈妈心里甜滋滋的,三亲六眷中,硕士乖乖女是第一个呢!
《金婚照》100×92cm
经常吵吵闹闹,也相濡以沫到老,结婚五十年,相伴走过人生漫长的旅程,福气啊!
《麻将牌》110×95cm
麻将是混时间的一剂良方,是对大众娱乐的最大贡献。不带彩不刺激,泡杯茶,烟点上,白天杀到晚上,昏昏然不觉已天光。
《交谊舞》140×110cm
二元钱的门票,一般都是男士买,彩灯闪烁,流行音乐,轻歌曼舞,飘飘欲仙。回家后面对家里的小瓦数节能灯,黯然伤神。
《年三十》110×80cm
提着礼盒到父母家拜年与亲人团聚,吃团年饭,喝酒、打麻将、看春晚、放鞭炮,是一年中亲情释放最强的时刻。
《玩水》110×90cm
《大海与歌剧》曾讲述了一个清洁女工一生看海的梦想,但捉襟见肘的小市民能如此潇洒的玩水吗?这幅画又是想象中的浪漫情怀了。
《时尚》110×85cm
这个词不知是猴年马月启用的,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烫发、面膜等都要钱,小市民荷包里有限,只能用便宜货。
《遛鸟》110×85cm
《因特网》100×90cm
《夏夜》110×85cm
《卡拉OK》110×85cm
《熊市》110×85cm
将辛辛苦苦积攒的五千元投入股市,谁知碰上了熊市,血本无归,痛心疾首。
《杠子老虎鸡子虫子》100×82cm
《忆当年-1》110×85cm
七十年代的恋爱。拘谨、羞涩,不管内心是如何的炽热,缓慢的过程有着美好的滋味,不像现在的一切都快捷,刚认识就接吻,接着……快餐可饱肚子,但未留下什么回味。
《忆当年-2》120×80cm
经不起折腾,小人物早已麻木,但他们曾经年轻,也有过峥嵘岁月,文革时还是学生,虽然盲目,但政治热情是那么的高涨。串联到首都,在天安门前留个影是必须的。
《游山》120×90cm
借侄儿单位的照相机,带上地摊上买的望远镜,我们也去游一把。
《被拆迁》130×80cm
要建商品房,旧城改造被拆迁,工期紧,天寒地冻也要搬,小小市民得顾大局,尽管心里很憋屈。
《蜗居》110×85cm
没有卫生间,做饭、睡觉、孩子做功课,一家三口蜗居在十几平米的屋子里,慢慢也习惯了。
《冬天不冷》100×82cm
老板离世,儿子远在广东打工,养只猫做伴,生下一大窝小猫,“大咪到我身上来,小咪不要叫,五咪下来,莫把开水瓶打翻了”。有了猫冬天不冷。
与顾文澜老师对话
顾文澜老师是我尊敬的绘画老师,72年左右曾在第一届青少年宫美术培训班为学员讲授了美术理论知识,深受学员的敬爱,现已桃李满园。顾老师今年75岁,是一位执着的艺术家,他独行特立,博学多才,思维深刻,不为名困,不为利狱,几十年间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
今年初,笔者和几位青少年宫美术培训班的老同学相邀一起来到顾老师家里登门拜访,受到顾老师的香茶、咖啡等热情款待。顾老师家里装修简陋,却挂满了油画、国画及书法作品,极具个性的画风让我们大饱眼福。
顾老师非常健谈,从老子哲学谈到西方哲学,从扬州八怪到马蒂斯……等等,思维丰富,无所不谈,让人“大开耳界”。带着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顾老师艺术思想和艺术道路的好奇心,我们纷纷向顾老师请教了一些问题。
我们: 您的艺术道路是似乎是弯弯曲曲的,您的绘画历史风格好像包含了西方、东方、俄罗斯、德、法、意大利、古典、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等诸多风格,最近您还有现代装置艺术的构想,这是否有悖于个人风格和个人符号的体现。
顾老师:探索、完善是我行艺的宗旨。国画界有一说法“结壳”,意即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符号,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是阶段的结晶,但也容易形成固化,必须要有勇气再去寻找新的制高点,不要因为受到恭维而自喜、自封,没有一个画家的画是绝对完美的,所以还得继续探索,不停地完善。
我们: 您在读艺术学院时,写实能力出类拔萃,但却挑剔俄罗斯教学法,自行其是,画几十年以后人们才开始画的新潮——意象绘画,好像还遭到了学院权威的批判。
顾老师:是的,院长对我这个小毛头说:“在我这里就得按我的规矩来,法国那个马蒂斯来我这里我打他不及格。”我就是这样的人,只想搞与别人不同的东西,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绘画、前卫艺术都探索过,目的是对艺术内涵作不断的探索。
我们: 艺术家就是要有反叛精神,才能创造出不拘一格、风格迥异的一流作品。您又是如何回归到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呢?
顾老师:这源于两种感受,一是开放后的美术界,前卫及现代艺术喧嚣尘上,有泛滥成灾之势,似乎“不现代就不艺术”,就像艺评家黎宪庭说的“尽是伪艺术家”,韩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金兑庭先生也提到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代我们看到的,重要的精神统统变成不重要的东西,不重要的反而变成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在北京798、宋庄等地方,很难看到真正的艺术。”金兑庭先生的话切中了中国当前绘画中急功近利现象的要害, 这的确令人反感,实在不愿“同流合污”。第二种感受是,见到大街小巷的滚滚红尘中来来往往的小市民,或无聊或急匆匆,他们面容猥琐、世俗、粗鄙,但十分生动,印象深刻。何况,我六岁随父从安徽来到武汉,几十年喝的长江水,过早吃热干面、米粑,穿过江城无数的大街小巷,极其熟悉武汉人的面孔,最终激发了我的灵感,迸发了我画《左邻右舍》的激情。当然,用一种大众看得懂的语言更适合这种题材的表述。
我们: 终于让我们明白了您说的体验派与表现派的区别。
顾老师:只在形式上做功夫不行,与画境或画内人物共呼吸不容易。武汉养育了我,又给了我无尽的素材,画不完呀!我不喜欢跑到西藏、新疆等很远的地方画那些并不熟悉的面孔,异族的服饰,猎奇表象的东西,对此我不以为然。
我们: 您说画《左邻右舍》对小市民有一个认识的转化过程,具体指的是什么?
顾老师:是的,最初只是在外在特征上寻找表现,经过特地深入地接触他们这个“族群”,有工人、农民工、拿补差的人、退休的、下岗的,他们收入不宽裕,但为生存去工作,闲时为了快活去打麻将,带彩不大,玩的是心情。婚丧嫁娶要热闹,喝散酒还要行酒令,虽然平平庸庸,平平俗俗,但有滋有味地过日子,即使低档次也得有模有样,形式感不能少。市民们有几分麻木,但绝无大的焦躁,无奈之中选择的乐观态度让我敬佩他们。
我们:你在解剖小市民生存的内涵。
顾老师:社会生活是立体的,各个阶层有各自的模样。新闻媒体关心的是政要、影视、体育明星、商业大鳄等,我喜欢去关注和表现这些灰色人群,这也许因个人情结所致吧。
我们:是的,风俗人物画有日本的浮世绘,哥伦比亚有博泰罗,荷兰十六世纪有勃鲁盖尔,他们都是以平凡劳动者,下层人士为对象,为苍生塑像的善良画家,您也是这样的选择啊。
顾老师:莫把我拉高了,画画是兴趣所致。
我们:您的艺术手法也蛮有个性,我们称之为“漫油画”。
顾老师:在形象上,小市民少有帅男靓女和影视明星那样的漂亮,也没有部队战士那样的伟岸和雄壮。歪瓜瘪枣的小市民如何去表现,我动了一番脑筋,美学中距离产生美给我引路,漫画的借鉴,夸张的造型,头大、小身子!是的,就这么去表现。画中四个人物,一瘦一胖两个男人,一个对眼和一个很嗲的女人,让他们在各个场景中出现,如喜剧小品般再现他们的生活。
我们:有味!有味!您的造型、色彩及绘画艺术把握能力极强。几十年的磨练,表现得心应手,画的生动有趣。顾老师,最后请教您,已近七十五岁的老龄,您对时尚还关心吧。
顾老师:时,即当时,新的;尚,新且潮流的事物。希腊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除却变化,天地间别无永恒之物。人类追求美,便有了美学,由此界定了美学概念,但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的丑学被引进到我国,即刻成为了美术界新的时尚,一反徐悲鸿主导的写实画派——一种公式化的写实。观大街上路人的服饰更是新潮迭起,曾经的小裤脚更换成大裤脚,西装裤更换成牛仔裤,牛仔裤要磨破成乞丐裤。时尚并非是永恒的,会随着社会的进程而变换,但人类就只有那么多套路,换来变去只是轮回中加点新花样,当新潮变得不新了,又去搜寻历史中的沉淀物,就像人前进到了一定的时期会自然萌发一种怀旧感,这并非倒退,而是一种反思,反思过去的经典。历史的经典能载入史册,成为永恒的经典,而这个经典经历了文化运动的轮回,人们在轮回中去变异,在变异中去思索,思索过后更多的是反思。绘画从古典、写实主义变为当代,如果“当代”缺乏了内涵,便有“跟风”、“急功近利”之嫌,这种艺术思想很容易随着时间的进程而腻之,当缺乏底蕴的“现代艺术”失去了新鲜感时,人们会去寻求一种“看得真切”、“感受到位”的视觉艺术,于是,新写实、新现实主义会以一副“实实在在”的面貌去满足人类日益挑剔的眼光,反观我那笨拙的绘画,如果从素材来源到表现形式都和作品的内容达到了一致,如果引起了观者的共鸣,也应该算作一种时尚吧。
我们:说的精辟!顾老师您怎么没办画展?您的这些作品没办画展真可惜了。顾老师沉思了一会说道:“办画展太累了”…… ( 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顾老师默默无闻地坚持了几十年的绘画,的确发自于一种个人的喜爱、一种陶冶个人情操和提升自己艺术修养的自我抒发方式,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居士。)
顾文澜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