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颂山河 ——中国当代书画家俞志和
何水潮
俞志和 ,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杭州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师,浙江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江南画院画师。
艺术成就
1991年作品《行云流水图》获杭州市“迎春”美术展国画二等奖。1991年作品《雁荡泉石图》入选日本静冈县举办的浙江省书画展。2014年《奇峰行云》被西柏坡纪念馆永久收藏。2018年与张品操、楼意合作的《井岗山》被遵义美术馆收藏。2018年与张卫民、张谷良合作的《浙大西迁》被遵义美术馆收藏。2018年与张品操合作的《云开瀑三千尺天外迴峰十二重》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俞志和所绘的山水图轴,观其笔下丘壑,小至尺片小景,大至丈六山水大作,其心逐渐会进入自然之山水境处,山峦重叠,云水缭绕,叶黎枝茂。飞瀑直流三千尺,松樟随风声涛涛。其笔下所作中国山水之构图大气磅礴,浑厚苍劲,功力深厚。笔墨所到之处,无论峰峦叠嶂,云瀑泉树,山岚烟滩,曲径小桥,房舍凉亭等,尽出其心,胸怀宽大,意境深远。
俞志和自幼喜欢丹青绘画,为人宽厚正直,温文儒雅。得中国美术学院朱恒、卓鹤君、孙永等名师亲授,谦虚好学,勤奋诚恳。遍临宋元名迹,研习当代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山水大家名作,深谙传统山水画六法之要,体悟不似之似,不齐之齐,不平之平。从造型法则、语言特征、画面构成三个方面,表达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要素。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深入生活,师法自然而渐成气象。俞志和二赴西藏,三涉新疆,五走内蒙,登峨眉、云台、太行,上黄山,下雁荡,采风写生,摸清山势原石,可谓广搜奇峰雪山而得其心源。山水画之皴擦、叠染、泼墨、积墨、点染等法,笔墨点线轻松痛快,水墨淋漓,尽心挥洒渲染,一切从效果出发,给大众带来美的享受。
曾有一篇评论文章这样赞美俞君的山水画创作:观俞志和先生作画,是一种高境界的精神享受,使我联想到古诗中“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的诗句。俞志和手持兼毫,点蘸水墨,在宣纸上挥毫,散笔布局,团团埋下山石之质感和纹理。看似无法亦有法,突破前人的思维和技法,用枯笔散线大致构图,分清主次,注重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在笔墨上的自然衔接。重点部分浓重而积厚,勾勒皴染清晰,次要部分则清淡直接而不随意,使画面强弱富有节奏变化,更为丰富,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们心理上的平衡感。
俞志和从大处着手,层层递进,见骨见墨,干涩焦枯,线点皴染跟进,眼前的景色灵活运用。是故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用、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即此道理。突出主题,追求山水画的气势、动感、鲜活厚重和力量。宋代著名画史评论家郭若虚有云,人品即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即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欧洲之行(与丹麦安徒生的雕像合影)
俞志和静如止水,笔耕不止,积稿盈筐,诚然天道酬勤。在勤奋创造中,收获了人品与画品的高度,全国多方邀请他参加画展,报刊杂志宣传其人其画。作品先后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遵义美术馆、西柏坡纪念馆等多家美术馆收藏。2018年受邀公益支教,前往贵州省铜仁市、遵义市、大方县,江西省瑞金等市县为中小学美术老师讲授山水画技法及应用,并现场作画示范,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评。
俞志和年已花甲,多年的山水创作成就了其胸中之气象,笔下之丘壑。期待俞君创作出更完美、更喜人的山水新作。
德国行作品交流
( 艺术中国全球联盟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