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和作品

皮道坚:怀念恩师邓少峰

邓少峰先生是我的传统书画艺术启蒙老师和做人的楷模,我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感受力、领悟力与判断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少峰师的培养熏陶。徐松安先生将我荐于邓师门下学习篆刻艺术。此事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那时我在一家小玩具社做模具钳工,我的“拜师宴”是在离邓师住所汉口大董家巷与我工厂所在地长堤街都不远的民权路上的一家餐馆吃牛肉面,钱还是邓师掏的。此后我学习用的《六书通》、《缪篆分韵》等书都由邓师提供。至今我还珍藏着邓师当年赠我的有正书局版线装本《赵撝叔手刻印存》,扉页上留有邓师用行书写就的两行小字:“乙卯冬检篋重睹此册以道坚弟喜篆刻故赠之”。”落款“少峰”,下钤朱文小玺《老壁》。是年少峰师已经七十二岁,然行书小字仍笔意飘逸俊朗,读之令人神清气爽。虽然后来我因为考上阮璞老师的美术理论研究生,为弥补多年失学要花大量时间阅读理论著作而不得不放弃了邓师门下的学习。

1981年邓少峰与湖北著名书画家在长江日报聚会合影

 

1981年在汉阳公园,邓少峰先生与湖北省著名书画家的合影

 

那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古典艺术精神浸润,它一直渗透在我日后的理论思考与批评写作之中。少峰师生前可谓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声名远播。但尽管他足以达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20世纪50至80年代的最高发展水准,且有鲜明的楚汉文化色彩,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作品的出版,其画学思想的研究远未受到相应的重视,可以说是被20世纪中国美术史忽略的汉上古典艺术大师。

1983年8月邓少峰先生在应山作画,孙邓汉文坐一旁学画

 

与不少今人艺术与人格分裂的情况判然有别,邓师的艺术与人生是弥合无间的,可以“游艺弘道”四字概括。“游于艺”意味着艺术与人生的高度统一。所谓“弘道”者,乃指邓师的诗文书画印作品中所流淌的精神既延续着传统文脉又体现他个人的高尚品格。他的书法,行书飘逸、篆隶高古,七十岁后的作品炉火纯青,更臻佳境,如七十二岁时画的《瓜豆》和七十四岁时画的《荷花》,用笔老辣苍劲而又活泼灵动,墨气淋漓、挥洒酣畅,真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两幅画皆出自邓师之“心源”,邓师之“心与道合”“游艺弘道”此一例也!

1985年邓少峰先生与其重孙女邓智媛戏笔

 

深信随着中华文化复兴的到来,邓师留给这个世界的宝贵遗产,必将会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珍视,斯人已逝,艺术千古,精神永存。

 

邓少峰作品欣赏

七腥邨 69×45.5cm

 

长江大桥 速写 47×34.5cm

 

登庐山含鄱口 69×46cm

 

速写 35×46cm

 

 庐山三宝树 27×34.5cm

 

关于作者

皮道坚,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出版有论文集《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专著《楚艺术史》、《楚美术图集》,主编有《90年代中国实验水墨》、《黑白史》、《中国水墨实验20年》、《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