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和作品

绘画的零度:中国艺术家吴湘云巴黎个人作品展”静默喧哗“即将亮相法国国家工业宫

何宇红

 

第一次看到吴湘云的作品是在阅读她的诗歌和文字很久之后。轻巧怪异、扑簌迷离在她的行文与字里行间已经初见倪端,阅读起来仿佛可以听到她轻盈而或近或远的脚步声,随风飘过的衣衫帘角的沙沙声,瞥见她铅笔画过纸本的惬意,掠过眼帘不经意的一丝微笑。然而直到看到她的绘画,我才明白,诗歌和散文之于她来说,更像是一位歌者的曲末余音,缭缭绕梁三日而不绝,意犹未尽而已。

 

湘云是属于那种绘画对她来说只有停顿没有终止,只有形式没有对象的艺术家。她让我想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关于文学写作的著名理论“写作的零度”。艺术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也跟文学一样,不再只是二元论,中性的艺术创作跟中性的文学写作一样,已经到达了它的最后变体:不在,即所谓的第三维面。这个维面具有无界性,甚至无主体性,是艺术家和作家们跨越了以往所承载的传统和社会的界限而进入到的一个超自然领域;绘画形式在艺术之内,风格则在艺术之外。遵循罗兰·巴特的设想,叙事方式、形象、词汇或笔法都只从作家或艺术家自身的感受和经历中产生,并逐渐形成其艺术规律和风格的自足性语言,渗透到创作者个人隐蔽的神秘而无目的性的形式中去。

 

也因此,湘云的艺术创作在当代艺术语境里有独属于她的领地,被称作为通俗意义上的“纯粹的艺术家”。她种花养草,观赏和体验它们,犹如一颗露珠寄居在每一个花瓣上,梦游、醒来、再回去…..绘画之于她来说只不过跟梦境和吃饭一样,再寻常不过;无关大风大浪,例行、等待,然而内容则不尽相同;就像一颗种子埋入土里,适时茂盛开放或凋零脱落。她绘画中出其不意的伸展和无处不在的拐角处的惊喜使得观者不知所错,简直怀疑艺术家是否有拒绝交流的意图。然而这些都是梦境的真实情形,甚至不由做梦者自己控制,但它却是艺术最靠谱的确认和期冀,因为文学和艺术本来就应该是处在亚语言状态,回旋于盲目和隐蔽的内心深处,游荡于被绑架的社会性承诺之外。释放心灵,探索所有的意识状态,寻求从狭隘的理性主义中解放出来,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唯一可以走出藩篱的途径。无论是一味追寻西方创作话语和厮守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人,都应该作类似思考。所有强调人为性的艺术理论,长期以来已经严重地禁锢了美学规范的理想比例。让无意识说话,这是超现实主义经久不衰的至尊法则。超现实主义向来对那些与传统审美文化截然不同的人和物感兴趣,他们寻求将那些事物与心理状态和创造活动联系起来,其中包括儿童意识、催眠术、唯灵论、呓语….所以作品到最后是由自己形成的,并且超越了艺术家的现实掌控。众所周知,这种近乎于偏执的纯粹的心理自动化创作理论和创作方式后来造就了达利、玛格瑞特、恩斯特、米罗、卢梭等名闻遐迩的大师。

 

 

水墨、毛笔或油画笔等在像吴湘云这样的艺术家手里只不过是书写梦境和无意识思维意境的工具;如果你给她一支简陋的铅笔和一个封闭的屋子,她一样可以绘就出让你撞入疑似远古时代的似曾相识的灵异之境。纵观关于湘云的绘画解读,历来从视觉效果描述到美学阐释分析上众人已经给出了诸多精彩的工作。从一开始,我则曾试图另辟蹊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她的绘画世界;然而,一动手下笔就自觉进入到了当年人们对达利杰作“表”的论证经验里去了;当即意识到这不是艺术理论的初衷,因为跟艺术创作一样,艺术评论重复别人和重复自己都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在这里,我想,论述吴湘云绘画现象已不再是纸墨渲染,色线笔捻层面上的问题了,更不是她(们)各种不知来自何处的奇花异草所引申的意义。正如论证超现实主义绘画本身一样,后来也已经成为老调重弹,前后左右跳不出符号和心理分析的泥潭,无疾而终。那么真正延续下来的是什么呢?是它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时代价值和反叛精神,并历史性地改变和影响了文学、电影、设计、摄影等等领域的效应;它的价值在于将人们从某种固有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在无极自由的状态中创作和生产。其最经典的方法论可以追溯到当年的一场著名的文字游戏:参与者必须写下他们选择的单词,然后折叠起来,他们看不到前一个玩家输入的单词,后面的人也看不到他所写的,偶然排列之后则获得了一个愚蠢的短语,比如“精致的尸体将喝新酒”,或者:“白色的面包会摇动大笑的长方形乳房”等等(这些情景在同时期大师们的作品里可以找到)。偶然性,无逻辑性和潜意识是这场游戏的解锁密码。艺术花了好长时间才知道我们不需要总是去证明什么,或者为了什么而证明什么。动态即语调,方法即态度。“风格永远只是一种隐喻,是作家或艺术家的意向,感知与躯体之间的一种等价关系”(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第一章节);他所达到的效果和泛音回荡于心灵深处,她是混沌的,私密的,隐蔽的,反交流的。艺术不是政治檄文,也不是道德偏见的代言者,这就是为什么超现实主义比达达主义影响力更深远的原因。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精神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曾经说过:“哲学只是把一切摆在我们面前,它既不解释什么,也不推演什么。因为一切都已公开地摆在那里了,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无阶层,性别和民族约束,人人犹如放飞的小鸟,享受着伟大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拒绝进入或退出。就像当年超现实主义宣言人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所写的: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拥有可以随时离开的自由。“(Le plus beau présent de la vie est la liberté qu’elle vous laisse d’en sortir à votre heure.”)

 

 

无独有偶,当年被超现实主义者们尊为其运动之“守护神”的弗洛依德,据说也经常用艺术作为速记来陈述他的心理医学论,诸如:在一个梦中我看到一个男人站在海中央的悬崖上,带着阿诺德·伯克林(Böcklin)的风格……” 阿诺德·伯克林是一个瑞士象征主义艺术家,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杰作“死亡之岛”。弗洛依德在这幅画中发现了人类的意义,很多人觉得这令人不寒而栗,因为它也是希特勒最喜欢的一幅画;但是人们对伯克林作品的无意识兴趣一定远远超过了眼光所及;他们在这些图像中发现的痕迹是否构成科学(或者希特勒所制造的人类灾难是否与之有关)?我们无法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弗洛依德在艺术和文学界受到的礼待远远大于他在科学界的(因为他对人类自豪感和伪装性所造成的巨大重创使他名誉扫地)。现实中弗洛依德的收藏令人咋舌,一生集有数百件古董,其中包括罗马壁画的碎片、肖像和雕塑。他的理论无疑植根于他对整个艺术和文化历史的感受;他的精神分析中最着名的命题也植根于希腊戏剧。弗洛依德最终是一个阴郁的人(希特勒或许也是),不管这些人做了什么,也无论他们是否承认,艺术无疑是他们的终极信仰;而这种信仰则是解决梦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最佳途径,也是从零到无穷大的最短路径。

 

 

所有的论证都在帮助我们驱逐一种纯被动的美学,无论普鲁斯特还是达利,艺术的意图最后都保留给了句法和形状;好的艺术或文学就是单纯的改变形容词和状语的位置,或画面物品的无规律无机制的色线调配,这后来几乎成为唯一的美学标准,和纯艺术和纯文学的唯一参照系,与罗兰·巴特的中性论不谋而合。方法论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家们来说是首当其冲的课题,前面所提到的自发主义、潜意识、梦境并不是说要摒弃方法论;相反的,方法论可能是其剩下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唯一可以信赖的依据,因为过多的先入为主和先人们的经验已经腐蚀了我们文艺传统的根茎。像吴湘云这样的艺术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显而易见地已经摆脱了传统文化语言的重负、现代文艺语系的阴影和裂痕,以及社会性价值判断和实践的介入,轻装上阵,达到“思想不在”的纯净感,在艺术的”零度“创作实验方面作出了最好的范例。如果说罗兰·巴特的“文学应该成为语言的乌托邦”可以成立的话,那么“艺术应该成为绘画的乌托邦”也一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

吴湘云,艺术家。1958年生,中国江苏人,现生活创作在南京。1984年结业南京艺术学院,1994受聘于南京书画院。最近几年创作“生命的界分和连接”系列作品,最近出版《古林白描日志》,喜欢画画写写走走看看。

 

 

 

出版:

《岩中花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大器丛书.吴湘云》——河北教育出版社

《花姿色——吴湘云花鸟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古林白描日志》——吉林出版集团

个人画展:

  1. 7“22层塔.吴湘云作品展”苏州诚品

2013.04“草木春香吴湘云作品展暨《古林白描日志》新书发布”南京.逸空间

2005.06“花姿色——吴湘云花鸟作品展”深圳美术馆

2001.05“花花世界——吴湘云作品展”南京可一画廊

1998.11 “过去的风景和现在的风景”——北京·春夏翰墨画廊

  1. 06“吴湘云花鸟精品展”台北.朝代艺术

群展(部分):

2018.7“中国图景”佛罗伦萨贝里尼博物馆

2017.11“纸质的次元空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6.08“多重性——来自中国的艺术”瑞典天鹅城堡博物馆

  1. 11“大美水墨.当代邀请作品展”北京时代美术馆
  2. 06“东学西渐.当代水墨五人展”巴黎皮尔卡丹艺术中心
  3. 10“阅读意大利”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4. 06“东学西渐.中国当代水墨展”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5. 05“中国水墨双年展——流动的水墨”北京时代艺术馆

何宇红,法国亚洲艺术家联合会UAAF创始人。旅法华裔作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资深媒体人,全法记者协会会员,法国独立民主联盟UDI成员以及国际女性运动的倡导者。组织策划和参与过各种大中型艺术展览、拍卖会和国际型讲座等项目,撰写出版有长中短篇小说《请不要去教堂寻找上帝》、《乘着空空的帆船去流浪》、《夜眼》、《自杀者》等;音乐剧剧本《石头的家书》,艺术评论《将艺术镶嵌在生命的总背景之中》、《当代艺术的峰回路转》、《基弗:废墟神话的缔造者》,《马塞尔杜尚奖及其文化反思》以及世界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三十余篇访谈传记等等。作品及言论见诸于国内外各种专业文学艺术杂志、网站及媒体诸如雅昌艺术、凤凰艺术、凤凰卫视、画刊、RFI(法广)、TV5(法国电视五台)、芙蓉、人民网、新华日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