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和作品

编剧是怎样炼成的——记中国青年编剧王小枪

《国际艺术新闻网》特约记者

大奔

 

一个40岁的中年男人,无意中发现,除了骨肉至亲的儿子,身为情报人员的他周围的所有人,包括妻子、岳父、岳母、邻居、朋友、上司、同僚以及下属,甚至家门口几年如一日卖早点的小贩,和每天接送他上下班的黄包车夫,竟然都是监视他的特务。

与他同床共枕七年的妻子的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推翻了这一列多米诺骨牌般的秘密。

 

这是一个典型的“王小枪式”的故事开场。这个故事出自中国青年作家、编剧王小枪的长篇小说《心机重重》。和他所创作的众多故事一样,这本小说出版之后,诸多的影视公司蜂拥而至,买走了他的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权与改编权。

王小枪,作为收视率屡创新高、创作的电视剧曾多次获得中国收视冠军的编剧;作为“创造了另一种新型谍战类型故事”(《北京晨报》语)的编剧;作为时下在中国影视剧市场炙手可热的编剧,在业界实现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的跨越,不熟悉他的人都会好奇:王小枪到底是怎样从一个医生变成了一个编剧?

 

从“影像科医生”到职业编剧的道路

这条路颇有些一波三折。他自幼生活在山西,医科大学毕业进入山西一家公立医院影像科工作时正值“非典”,几乎所有医生都要到发热中心轮岗。因为基层防护措施的问题和X射线的影响导致久居影像室的王小枪免疫力下降,值班期间频频发烧。自我隔离期间,王小枪闲来无事就顺手给《新浪网》写起了“非典”稿件,颇受好评。不久,王小枪辞去医院工作,应《新浪网》侯小强和吕无然的邀请,改行赴京北漂。尔后几年,写的是杂文和小说。

两份不同的工作体验,让王小枪添生了无数灵感。在医科大学学的是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冷冰冰的知识和操作,而到了影像科工作时,就仿佛进入了人类情感的大熔炉。“生”“死”二字极其难写,王小枪说“病人的苦痛、求生的欲望以及形形色色的家属,百样人百张脸,在医院里见到的这些人间百态,在普通生活里很少,即使电视上播出的也没有那么纯粹和极致。这种喜怒哀乐很大程度被集中了,那些情感和形象再用到小说和剧本里,都是活的。”

在《新浪网》博客频道工作的四年半,也让王小枪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的工作是采访很多新闻当事人,还要请他们开通自己的个人博客。一来二去,见多识广。后来机缘巧合,王小枪开始跟着如今旅居美国的编剧石康学习写剧本。石康是写小说出身,《大腕》和《奋斗》即出自他手。

真正走上编剧之路,就在这个时期。2009年春节,王小枪接到石康的电话说手头有个电视剧《人是铁饭是钢》在找编剧,问他有没有兴趣。没几天,王小枪去到了导演家里商讨具体的大纲。几经磋商,剧本的走向就定下来了。连同导演,共有四个编剧写剧本,每人负责四分之一。写的时候充满激情,定稿的过程也比较顺利。剧播出是2011年的事了。

顺理成章,王小枪向着编剧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还没想过要成为职业编剧。尽管他作为一个极其热爱影视行业的跨行编剧,哪怕仅仅只是参与剧本会议也乐此不疲,更何况这是他在荧屏上的第一部创作作品。

王小枪是作家出身,在当时写杂文、写小说已经积攒了不少名气,还在盛大文学公司负责出版书籍的版权引进工作,出差频繁。

写完《人是铁饭是钢》后,王小枪先后在本职工作之余,参与了《密使》、《终极证据》以及《媳妇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剧的编剧工作,这三部剧同在2012年定档播出。真正让王小枪踏上职业编剧之路的由头,还得归到谍战剧《密使》上。

谍战剧想要创新,就要改变切入角度。虽然已有《人是铁饭是钢》的坚实的编剧基础,但对王小枪来说,《密使》的创作过程依旧颇为劳累。一则,这部剧没有四个编剧,后期定稿几乎由他一人完成;二则,这部剧的写作比较匆忙,剧本还没定稿,剧组就开机了,后半程几乎是边拍边写。

也是从那时起,他才感受到编剧的压力,“开机一个月,还有四分之一的剧本没写。周五一下班即坐晚上的飞机到杭州,去横店开会和导演聊后续的剧情。周日再从义乌坐最晚的一班飞机回北京。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只能用下班时间写剧本。”

高强度的创作过程,让王小枪养成了高压之下写作的能力,也为他未来作为职业编剧创作铺就了前行之基。

 

编剧:从兼职到专职之间的转换

曾参与创建《新浪网》博客频道的“媒体博客主管王小枪”,曾在“盛大文学公司”网站担任总编辑的“高管王小枪”,在之前的18年里一直坚持创作长篇小说、出版了十余本书的“作家王小枪”,统统淡出,留在业界视野里的,是一个写出的作品“能在收视率竞争中压倒同步首播的《甄嬛传》,获得全国收视第一桂冠”的新编剧——王小枪。

“我在媒体和上市公司工作的时候,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王小枪一语道破了媒体人和编剧间的区别:“当了职业编剧之后,除了导演、制片人和送快递的,几乎没什么人联系我。两种身份的转换,一份门庭若市,一份寂寞孤独,这需要很强大的内心和对写作本身巨大的兴趣,才能让自己快速适应。”

说起“媒体人”、“上市公司骨干”以及当编剧的区别,他坦言各有各的成就感,也各有各的累,在《新浪网》上班的时候,洗澡也得攥着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特大新闻事件发生,无论白昼都得马上去做专题,去打电话做采访,在盛大文学公司期间,也有长达几个月都在路上,上海、杭州、成都、重庆、济南……一路做路演的经历,做编剧就更不必多说,一部电视剧几十万字,有时候前后修改多次,“有时候会累吐”。

问到为什么最终会选择编剧这条路,王小枪的回答是,“既然都一样不容易,那就选个自己真正喜欢的”。

喜欢,真正喜欢。这个着实不容易。当一个人在没有代表作品的时候,他只能熬,熬到被人认可的那天。“当编剧就像小媳妇,得能熬,熬到当婆婆那一天。媳妇没有成为婆婆之前,收入、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都有险些被埋没的可能”。

值得庆幸的是,王小枪成功了。作品往往代替编剧在说话。和光鲜的演员们不一样,编剧一般不怎么发言,他们总是在默默耕耘,等待一部戏拍摄完成、播出,然后继续默默耕耘。像编剧这样话语权并不是特别大的人群,自己发声的渠道只能是“写”。

14年前,王小枪的私人博客浏览量曾经超过数百万次,彼时的他还在各个主流报刊上开过大大小小的专栏,一些时期,王小枪这三个字的“出镜率”非常高。他说文字也是一种与外界独特的沟通方式。

 

创新是一件全世界编剧都要思考的事

2018年7月,由王小枪编剧的谍战剧集《面具》在北京卫视和爱奇艺同步播出,成为了当年暑期档最红的剧集之一。一时间,《面具》成为见面无人不谈的话题。但在此之前,谍战戏也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影视界人士对王小枪认知的起点。

王小枪担任过谍战剧《密使》和《追击者》的编剧,写过谍战小说《心机重重》。“我查过资料,在过去的历史中有过这种人物原型,他们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司机小李、图书管理员小陈,与其说他们是特务,不如说他们是情报人员”,王小枪说,正是这种身份的反差,引起他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很好奇,他们潜伏的这些年,每天深夜安顿好家人后,会不会想起自己的特殊身份。”

在王小枪看来,谍战剧的题材更新其实是全世界都在面对的共同难题,他长期关注着不少国家的同类题材剧集,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韩国的等等。“谍战剧大多数的套路都是主角一开始就带着一个任务,需要去完成一个目标,很少有人去讲述一个作为棋子被遗忘,而且一忘就是十年的小人物的故事。”在《面具》一剧中被唤醒的小特务,面对任务到来时就说出了潜伏十年的痛苦,“你们现在才来找我,你们早干吗去了,我像狗一样地熬着,我熬不下去了”,这种真实的痛苦,恰恰是之前的其他谍战剧不曾展现的。

《面具》的主角潜伏十年被唤醒,已有妻儿却被要求当天就要离开,他的第一反应是“能带老婆孩子走吗?”在后续的剧情里,这种对日常生活的贪恋与敌特身份的被动也时常出现在主人公的抉择里,让该剧有着与众不同的烟火气。写一个中年人的焦虑与痛苦,是王小枪视角独特的创新之处。

“谍战只是它的壳,《面具》的核心其实是讲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中年危机”,王小枪说,他特别给所有出场的人物写了完整的小传,即便是只出现在过场戏里的路人,“他们的家庭关系如何,性格和生活习惯怎样,都做了比较完整的设定,”他们有信仰抉择的矛盾,也有作为中年人的焦虑与痛苦。

王小枪多年前写的电视剧《密使》曾力压《甄嬛传》,连续13天蝉联全国收视冠军,两年前创作的谍战剧《追击者》开创了喜剧与谍战的混搭先河。在《追击者》中,他集中笔墨展现了一个个间谍所遇到各种的“难”,将众多特务还原为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人”,通过他们在各自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焦虑、困惑、危机和抉择,构成了一幅前所未见的“谍战众生相”。

不同于那些动辄七、八十集长度的电视剧,《面具》用精简的篇幅,讲述了在中国人举家团圆的春节到来之前、30天之内所发生的故事,虽然故事仅仅局限在1个月,但《面具》却以主人公为核心,向外伸展了多达6条的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索。谈及创作的心得,王小枪将工作比喻成“画图纸的人”:“一个剧本就是一个游乐场,编剧就是导游,带着观众往前走,这个图纸提前设计好了,第一个拐弯的地方让你笑,第二个拐弯的地方让你哭,第三个拐弯的地方叫你心惊胆战,或者感慨万千,之前的图纸画得越详细,后边的剧情就会越精妙。”

 

为什么喜欢写小人物

抖擞王小枪编剧的影视剧,小人物是个避不开的永恒话题。《人是铁饭是钢》里的南易算一个,纵然是厂里食堂的大厨,却被一次次拖入矛盾与纷争之中。《追击者》里的常平安算一个,阴差阳错间“害”死自己的救命恩人,揣着复仇的信念进入军统。《面具》里的李春秋也算一个,藏身十年的他早就忘掉自己的身份,却在家庭和睦之中被突然“唤醒”,不得不背井离乡。

为什么喜欢写小人物?王小枪拿《面具》中的李春秋举例,“你会发现他就是自己身边的人。李春秋的潜台词全是反着来的。让他去做一件事,他会想我能不能不去。英雄和大侠都是很遥远的。普通人都会这么想。有些工作老板让你去做,你有时候不愿意,但是又不得不干。间谍更是如此。”

在王小枪看来,中国历史中绝大多数的间谍,不是叱咤风云的007,而是像《面具》中的李春秋一样,不知何时就被唤醒,安稳的生活被打破,舍身犯险踏上不归之路。从编剧角度来说,他一直试图钻入他们,将普通人的情绪代入到那个时代、那些人物之中。

谈及编剧的奥秘,王小枪认为不外乎“洞悉世事、熟悉技巧”八个字。技巧是一定要有的,像编剧创作中的谋篇、分集以及分场等戏剧结构,只有熟练掌握了,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洞悉世事”则更为重要,没有医院和《新浪网》记者的工作经历,他认为自己写不出那么多丰富的内容。

 

经历丰富,是成为一个编剧的必要条件

当过医生、记者、编辑、讲师、策划、外联、网站内容主观、剧本统筹、综艺节目的剧本监制、制片人、作家、编剧……除了在《新京报》、《时尚健康》等十多家媒体开设专栏,还曾经担任CCTV《艺术人生》、山东卫视《天籁之声》、旅游卫视《公司好声音》等多家电视台的栏目策划,深度参与浙江卫视《这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曾担任过两届由“微博读书”、“花生故事”联合主办的“微小说”大赛评委。“见的人形形色色,自然会在脑子里形成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丰富的经历,为日后王小枪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医生到记者,再到职业编剧,王小枪说对文字和创作的热爱,是他转行并在这条路上坚持了十余年的动力。

坚持总会有收获。曾入围“华鼎奖”最佳电视剧编剧的王小枪还在2019年被选为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代表大会的代表委员,这是极少数作家才可以享受到的殊荣,这也是对他近年来创作成绩最好的佐证。

王小枪说不用朝九晚五地上班打卡,自由自在地写字是他小时候就梦想的生活方式。将兴趣当成工作,这是不可多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