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和意见

齐建秋:明星的书画有收藏价值吗?

齐建秋 (北京)

近日某影视明星办书法展并高调销售作品,引发热议。有人问:明星的书画可以收藏吗?这也是近年来很多人向我提出的问题。收藏特别是当代书画的收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对艺人的作品,收藏界还是有着比较一致的共识。

 

这些年来,娱乐圈很多明星都开始热衷绘画书法,这到有些像回归古典,向民国梨园行艺人崇尚书画的传统靠拢了。民国时期的许多艺人都有很深厚的绘画与书法功底,这与他们当年所处的氛围和自身的学养有关。如今的明星能够画的好写的好的是比较鲜见的。大多数人的作品尚属于临摹、学习、探索的阶段,特别是许多艺人参与并认为比较容易上手的书法作品还显得比较幼稚和不成熟,缺乏基础和基本功的训练,缺乏读书学习的内涵,因为认真讲究起来,书法比绘画其实更难。但从市场角度去看,明星的书画作品却沾了一个大大的光,那就是“名”。中国字画讲究的是名人字画,首先一定要有名,决定中国书画价位的第一要素就是“名头”,演艺界明星们的“名”虽不可和书画界名家大师们的名气同日而语,但对于坊间的大众来说却也是耳熟能详。因此,一些明星也是挟着在演艺界的名气,跻身于书画市场。前些年就有一种怪现象,那就是略有小名气也有一定艺术水平和功力的书画家和演艺界的大腕联袂办展,书画家借明星大腕的名声和人气,大腕们则借有些艺术水准的书画来映衬,也算是相得益彰。

几年前,倪萍和朱军的书画价值曾经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倪萍在北京的一次扶贫基金慈善晚会上,捐出一幅个人画作拍卖,竟然以11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可见明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一般书画家不可企及的。央视主持人、相声界、影视界、娱乐界的一些人甚至成了半专业型的书画家而常常出没于书画圈内。

演艺界的明星大腕乐于绘画和书法,那纯粹是个人爱好,既是修心养性,又是一种艺术的融会贯通,尽管书画与表演艺术属于不同门类,但只要是艺术就总有相通和可借鉴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自娱自乐。但明星的作品要选择进入市场,就不是个人的喜好问题了,那就应该对市场抱有一点负责任的态度。严格的讲,许多明星的书画作品是不成熟的,涉足书画属于玩票,就像喜爱戏曲的业余票友一样,终究是业余,与专业的书画名家比还欠着火候,此业余的“名家书画”非比专业的名家书画。而明星们若要把一些水平很差的书画作品推向市场,就会令人怀疑其是不是在演艺圈找不到感觉,在寂寞中要另辟蹊径再找财路了。

老一辈的戏剧艺术大家如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都喜欢书画,他们都有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其中梅兰芳、尚小云尤擅画花鸟,绘画功力高于同时期许多一般画家,传世作品也经常可见,囿于当时应酬的需要,以扇面小品居多。似梅兰芳这样的有那么深厚文化修养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如果站在书画艺术与市场的角度来评价,他尽管有超一流的京剧表演艺术,但只是三流的绘画水平和三四线的市场价值。梅兰芳尚不过如此,其他伶人便可知也。

收藏有两种:一种就是纯粹的喜欢,不考虑成本,不计较回报,一时高兴,凭兴趣来收藏;另一种是对艺术水准的追求,对投资回报的考量,对收藏品增值的企盼。任何人都有买画买字的自由,有买才有卖,明星也有卖画卖字的自由。如果是第一种收藏,明星们的粉丝就尽可以收藏他们的作品使自己开心,也正应了那句俗话,有钱难买乐意。而对第二种收藏者来说就要认真进行收藏艺术品的评估,这里的投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不要做江湖的艺术家,也不要做江湖的收藏家,名家书画作品毕竟不是书画名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