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和作品

诗书人生李国超

余以太

 

三线新奇迹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共和国领袖毛泽东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后,又由他亲自圈定,于1965年春伊始,以举国之力大规模开发建设的三线重镇。这地方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煤炭、水力资源。同年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率国家有关部委和云南、贵州、四川省主要领导抵此考察中欣然命笔:这里得天独厚。

攀枝花地处内陆邈远的川滇两省交界线上。建市前这一带群山苍莽,与世隔绝,渺无人烟。建市57年后的如今,己是一座拥有百万人口,仰望,天街如幻;鸟瞰,纵横交错,车水马龙的市街和鳞次节比,美轮美奂的楼群星罗棋布,如一池池碎银般熠熠生辉的美丽山城。金沙江、雅砻江环绕,如贵妇脖颈上的昂贵钻链。

攀枝花是个屡出奇迹的地方。

2022年6月1日,攀枝花市档案馆隆重举行了李国超书法及收藏字画捐赠仪式和受赠李国超书法作品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精装书法作品集《丹心——李国超捐赠作品选》也同时面市。对于李国超的捐赠和攀枝花市档案馆接受他的捐赠,为他建立“李国超艺术档案”之举,四川省档案馆高度评价为“填补了著名书画艺术家档案整体捐赠国家档案馆的空白。”

 

李国超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他1990年调离攀枝花后又从成都走向北京,从而声名远扬。他曾在攀枝花工作17年,是攀枝花开发建设早期书法界的奠基者之一。对攀枝花文化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今天,他把自已毕生创作的书法、诗词作品和珍藏品全部捐献给攀枝花市档案馆收藏。共计书法作品479件;出版的书法作品集55部;他珍藏的国家和地方领导人及社会各界领导、社会名流题词、字画165件;他获得的奖杯、证书、证件、聘书共16项169件。这一切被攀枝花市档案馆收藏后,已被归类冠名为“李国超艺术档案”。

在他捐赠的大量珍藏品中,有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中宣部原副部长贺敬之、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人民日报》原总编范敬宜、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副院长汝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柳斌杰、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有四川省原省委书记杨超、谭启龙、原副省长康振黄、韩邦彦,原省人大主任何郝炬、原省政协主席聂荣贵等人士的极其珍贵的题词。攀枝花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在协助他清理捐赠品时发现这些珍品大为震撼:这些题词本应是李国超自己悬挂于厅堂,展示与宾朋,留传给子孙的传家珍宝啊!他却一并纳入了捐赠范围。如此无私之举,着实使人感动不已!

攀枝花在开发建设中,诸如在总面积仅2.5平方公里的弄弄坪坡地上建成了一座年产300万吨钢的被称为“微雕钢城”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用普通高炉治炼成功一直被当时来援建的苏联专家判定为无法冶炼的“呆矿”的钒钛磁铁矿;冶金矿山开采中的万吨大爆破;改革开放初期成功引进世畀银行资金和外国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建成有美、欧、亚洲40多国的技术、管理专家和施工人员参与的举世瞩目的大型水电站一一雅砻江二滩电站等等。而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也是这个地方不可或缺的对外影响力的底蕴和软实力。随着这里开发建设的初具规模,一大批独具画家、书法家、诗人、作家潜能的年轻气盛,志在高远之士从生产建设一线的普通工人、企事业机关的基层工作人员中脱颖而出,尽显风流,从而为这座在深山荒野,渺无人烟之地拔地而起的兴新的三线建设重镇构筑起了百花齐放的人文胜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并驾齐驱,才使得这片土地从根本上告别了亘古蛮荒!

李国超就是在这千军万马改地换天,气势磅礴的背景中的脱颖而出的文人群体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1973年从老家四川南部县招工到攀枝花矿务局花山煤矿下井当采煤工人。他在老家小学毕业后当过记工员、民办教师、入伍当过兵。因为从小迷恋书法,习字孜孜不倦,从没懈怠,进攀枝花时书法技艺已崭露头角,又有文才,先是被矿里、矿务局看重,后被市里发现,即上调到市城建局,再调到市政府办公厅从事文秘工作。他是攀枝花市书法家协会的组织创建者之一。《攀枝花日报》曾一度采用过他书写的报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内社科界、外国驻京记者团先后到攀枝花对这座新兴城市访问考察中,李国超都以他具独特魅力的书法作品赢得中外人士高度赞美,为攀枝花赢得了非凡声誉。为李国超书法画龙点睛的是1986年3月下旬,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在书法艺术上有很深造诣,曾出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的方毅同志到攀枝花视察期间两次接见了李国超。第一次接见时,方毅满怀兴趣认真地一幅幅地看了他带去的26幅作品,一边看一边连连称赞:“好。你的字写得好!”尤其称赞了这26件品中的一幅左笔榜书“归”字。李国超当即表示要把这幅字送方毅。方毅欣然接受了。次日晚,方毅再接见李国超时,亲切地说:“我也给你写了两个字。”接着,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幅三尺长,两尺宽的方毅墨宝。他立即激动他展开那带着浓郁墨香的宣纸,两个奔放夺目,气势如虹的大字跃然而出:龙吟。

这幅李国超视为珍宝的方毅的墨宝已位居他向攀枝花捐赠的156幅名人字画之首。他深情地说:“我是在攀枝花从煤矿采煤工成长起来的书法家。这当然是个奇迹。但这奇迹却产生于攀枝花为我不断提供的发挥才能的环境条件和展示才能的社会大舞台。”

李国超说得在理。如今,攀枝花向外源源输出的不仅是钢铁、钒钛、能源;在全国一些领域的精英群体了中,也能见到攀枝花人或出生在攀枝花的青年。在那气壮山河的开发建设中锤炼、熏陶出自力更生,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是从攀枝花走出去的精英们共同的品质。

这就是奇迹诞生之母!

他打破神话,又创造了神话

李国超出身寒门,本与诗书无缘;成为了书法家兼诗人,这实在是破天荒的奇人奇事。

纵观历朝历代的大书法家,其身家总是与书香门第,豪门显贵连在一起的。在世人的传统意识里,大书法家和有关他们的故事,那都是超凡入圣的神话。 李国超却是出生在四川南部县一个贫瘠山村的贫寒之家,父母都不识字。母亲生了9个孩子,成活4个,他是老幺,前3个都是女孩。父母对这个幺儿、独子格外器重,为图好养,取名铁娃。家中也惟有他得以上学读书。但器重归器重,养尊处优却是绝无可能的。他读书很用功,尤其对诗书有着异于他人的爱好,对写字特别痴迷。但贫寒的家境,父母的不识字却不仅没能为他加油助力,他反到因为痴迷写字太过用功挨了两顿打。这成了他不可磨灭的的童年记忆和他在这一方留下的苦涩传说。

1964年,李国超读小学六年级。那时,全国还没从大饥馑中缓过气来。一个星期天,母亲让他背一小夹背红苕去8里外的县城卖。母亲称了红苕的重量,按当时市价规定了每斤的卖价。卖完,他私下抽出8分钱到文具店买了支毛笔。回家后把钱交给母亲;母亲一清点,发现他交回的钱少了;追问,他只得撒慌说是低于母亲的定价卖了。母亲是个性很急,很强势的人,根本不相信,怀疑他贪嘴,在街上买食吃了,当即狠狠打了他的嘴,打出了血。他没有申辩,说出买笔的真相。他懂得即使坦白是抽8分钱去买了支毛笔,母亲也不会饶恕他的。因为那红苕并非家里的余粮,而是全家人勒紧肚子腾挪出来的。那钱是要用来买家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油盐的。母亲是当家人,他要尽顾全一家人的生活之职责啊!

笫二次挨打是他上山放牛时把牛拴在一棵树上,就蹲在树下,用树枝在泥地上练起字来。他写着写着就入了神。那牛经不住坡边梯地里青嫩嫩的麦苗的诱惑,竟挣脱缰绳,悄悄跑到麦地里狼吞虎咽起来。被人发现时,麦苗已经被牛啃食了一大片。牛糟踏了麦苗,罪在放牛娃,罪在他沉迷于一心埋头在地上练字。那可是生产队集体的庄稼呀!好在他家庭出身贫农,如果是地、富就是滔天罪,罪不可赦了。而他虽政治罪可免,但皮肉之苦是万万不可饶恕的一一对他这个贫农家放牛娃的惩罚是一顿痛打。

自古以来流传于世的关于书法家青少年时代刻苦练字的传说都无不神奇无比,口碑盖世,名声远扬,受人赞颂、景仰,崇拜,引为楷模。然而,他们又都无一不是出生豪门官宦之家,一出生嘴里就含着金钥匙,锦衣玉食,踌躇满志的子孙们。他们刻苦习字的故事被人们世代口口相传,有的还被人用文字记载下来作为励志故事千古流芳。其中最典型的是创草书新法,被称为“草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也受其影响的东汉书法家张芝练字的记载。相传他少年时在他家水池旁练习写字,每次练完字都在池水中洗砚台,致使一池清水变黑,如一池墨汁。这传说还演绎出了一个至今仍收在各版汉语词典中,被广泛使用的专用于指书法练笔习字的词一一临池。再则,相传唐代书法家怀素早年习练书法,用坏的毛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了个坑掩埋,取名“笔冢”。旧时文人墨客都形容习字作书为“非人磨墨墨磨人”。由此可见,历来的书法大家都是用笔和墨堆码起来的啊!然而,笔者专程到李国超生长的那个小山村采访,一心也想寻得他少年时代刻苦练字,在当地十里八乡传颂的美妙故事。访遍他儿时的四邻、小学同学和老者们,得到的却是如此两则与前人们的风光完全相悖,令人心酸的两则故事。他是靠在逆境中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坚不可摧的意志与毅力出奇制胜的。李国超,他为普罗大众家子孙成才材树起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标杆!

李国起从寒门步入著名书法家之列,其脚步异常沉重,又十分沉稳。他像个负重登攀的武士,不惧前无先驱,不惧险阻重重,不俱高寒缺氧,不惧云遮雾罩,只顾一个心眼地朝着那插入云霄,风光无限的顶峰虔诚、执着,一步一步地攀登。从童年到青年不停步地攀爬到壮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在继承传统,博揽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创作了大量作品。为了检验自已的创作成果,他走出攀枝花,泼墨闯天下,先后在成都、北京举办了5次个人书法展,让自已的成果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验证。他的每次书法展都取得了成功,一次比一次影响大,不断得到地方和全国顶级书法家、书法理论研究及评论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好评。

1985年7月,他首次在成都举办书法作品展,他的书法展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是不只展示书法作品,还现场演示,在观展者众目睽暌之下亮出真功夫,让人眼见为实,叹为观止,心悦诚服。展厅里总是人头攒动,社会反响很好。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成都市委主管宣传的副书记王荣轩也亲临观展。谭启龙还与他合影留念,并书赠他“书坛新秀”。此次出师大顺,此后每次展出都大获成功,使书法艺术界和社会都认同了“中国书法家队伍里出了个李国超”。尤其1988年10月12至26日他在北京的蜚声国内外的资深书、画大师群英荟萃的中国艺术家画廊举办书法作品展效果超常,影响极其深广。这是他举办的第5次书法作品展,展出作品50件共80幅。开幕式就吸引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23家几乎囊括了所有国家级新闻单位的记者到场采访,并且都作了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当年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主持收听率极高的“午间半小时”。他在这次采访中不仅非常看重李国超的现有书法造诣,还看好其发展潜能。他采编制作的这期“午间半小时”李国超书法艺术专题制作得格外精良,还用心与李国超结识,结下了长久的交往之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陆石、副秘书长权希军以及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及评放家也都到场观看了展览。他们交口称赞,充分肯定了这位脱颖而出的书法新秀给中国书法界增添了新的力量和光彩。10月25日,展出按预期闭幕的前一天又掀高潮一一这天上午隆重迎来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展厅。方毅已熟识李国超了。他兴致盎然地逐幅赏看、品评着,还指着一幅“长风万里”的横幅对沈鹏说:“李国超的字有变化,很有气派。”

国家高层领导、书法界高层权威的交口称赞,中央及国家级主流媒体的高规格宣传报道使李国超及其书法作品轰动了京城,也使他作为书法家在中国书法界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和提升,名声鹊起。一些艺术家辞典也收入了李国超。随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他把五次书法展作品和其余悉心创作的共660件作品中精选出了116件集成出版了由沈鹏题写书名的8开本精装《李国超书法艺术》作品集,贡献予全社会。他出版这部作品集也引来群贤毕至,为其撰写序跋、题词和评论文章。他们中有时任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时任成都市委书记、省委常委陶武先;时任省作协主席马识途。同时有来自北京方面的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华美术学会会长汝信。此外还有不少大学教授、学者、文学艺术界著名人物。

2008年末一天,中央台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给李国超打来电话,征询他是否愿意把他的书法作品在由其主持的《小崔说事》中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礼品赠送国际友人和国内受采访的知名人士及专家学者。他欣然答应。这让他获得了向海内外名流展示书法功夫,让世界认识他书法艺术的最高平台。自2008年末至2009年春,他先后4次步入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由此,他的书法作品已远传到美、法、德、俄、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和港、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走向了世界!

他这个从偏僻山乡寒门里走出来的书法新秀,出奇制胜,打破了几千年传统翰墨林中世袭的门第神话,又破天荒地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

艺术工匠

时代呼唤大国工匠一一这是近年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社会呼声。不管是传统还是高端现代制造业,要创造出先进、独特、顶尖的世界知名品牌,都离不开为数众多的敬业、崇业,为之奋力贡献一生的工匠。这是我们各行各业都奇缺的宝贵人才。而造就、支撑优秀工匠的则是对产品生产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竭尽全力,追求完美与极致的工匠精神。艺术家要使自己的作品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具有特别的审美价值,也同样需要,而且离不开工匠精神。

“学书法没有诀窍,只能实实在在地下真功夫,笨功夫。”李国超如是说。

他的书法承唐楷、汉隶、魏碑,渗揉魏晋及清书之风,对怀素、王铎、八大山人和于右任等人的书法推崇致佳。在此基础上博采众名家之长,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磨砺手上功夫,下真功夫,笨功夫成了他的座右铭。临帖练字是他日日、月月、年年中等同饥餐渴饮一样缺少不得的。时至今日,他每天晚八九点钟就临帖习字,直至深夜。这被他称之为“晚课”;凌晨不到就五点钟起床又临帖习字,直至天亮后七点临上班前,这被他称为“晨课”。有如寺庙大殿高僧的虔诚修练。打扫清洁卫生,抹布、拖把他有时也不由得视之为笔,兼顾着操练一番。他上世纪九十年代买的住房至今没有装修。他说这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没有那时间和精力。“若装修这套房,那可得要折腾掉我好几个月的时间呀!这不要我命了吗?”看来,他这一辈子就是为书法艺术而生,为书法艺术而活着了。他就这祥一生艰辛跋涉在一条继承传统,旨在创新的漫漫长路上。他始终把创新苦心孤诣地融合到对字的笔法、章法、结构、造境的把握与作品内容的诠释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之中,把章法,笔法都倾入到造境之中,融合到对章法布局、结构造型、字的骨骼的大胆捕捉中,不断创新求变、求新,使其在自然中求天成。他每创作一幅作品都力求心到、手到、神到、境到,在心和神的奇妙感应中物我两忘,在运笔挥洒自如,返朴归真,游刃有余中实现一种新的飞跃,新的自我超越!

李国超挥毫泼墨左右开弓,尤以左笔为特色。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金开城对他书艺的权威而客观的评价为:“外观苍健拙涩而内蕴流美之致,意境不凡,极耐观玩。尤以左手作书,力度与墨趣已超苏前费氏(注:苏州已故以左笔著称,郭沫若对其书法都深表赞尝的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费新我。),于现代书史中不作第二人。” 即李国超现今为中国书法家中左笔第一人也!他的左笔书法技艺已超过了费新我!

对于李国超的字,众多行家、权威各有好评,概括起来,成为共识的评价为:气势磅礴、础扑苍劲、思路宏阔、以神韵取势、不落俗套。他之所以能获得这些非凡成就,变革创新是他书法艺术新异,独具魅力的出奇制胜的法宝。其奥秘并不在于书写技巧如何,而在于他一惯遵奉备至,身体力行的“功夫在字外”。来自学识、修养、书品、人品。他在创作中总是把自己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生中感悟到的真谛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的思想理念中,融入到书作的构思中。一次他在金沙江边一处幽静地读书时,突然被滚滚江流中高卷的浪峰跌落出的一个令他惊骇不已的大漩涡震撼了。他由此感悟出了书法、诗词创作也该是只有尽揽大自然及社会的无穷无尽的生命活力,厚积薄发,才能意境高深,雷霆万钓,才能自然得天成,作品才不致呆板僵化,才会变幻无穷,永无止境。因此,他每创作一幅作品都是一次心灵与艺术的切入,都是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感悟的水乳交融,是天籁之声的美妙律动,是书艺意境,是画意诗情的朴面而来。

随着他书法造诣的不断升华,用诗来反映、表达他在书法艺术中感悟、领会到的他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洞见及其深邃的哲思、哲理,抒怀言志的欲望也随之在心中萌发、膨胀开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书法、作诗齐头并进,并驾齐驱。从此,他集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他的诗作多次登入了诗歌顶级之殿《诗刊》。也常见诸全国报刊。近些年中又陆续出版了个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他的《千首诗卷》已在付印中。他从书法家华丽嬗变到诗人,这也是道法自然:在艺术领域内,自古以来诗、书、画本就同源;诗为心声,书为心画。李国超诗书合体,这就是工匠精神在他的艺术登攀中所达到的极致境界。

精神富翁

“我很累,很苦,很孤独!”这是我采访李国超以及与他日常交往中多次听到他这样情不自禁的叹息。这与他功成名就,应是春风得意的现时状态似乎极不协调,有些令人费解。然而,真正的远足问道,仰望星空,志在高远者都是苦行僧。其所行之道也是连一般意义上的勇者也望而生畏的。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当然也就很累,很苦,很孤独。这似乎从他寒门习字学书艺依始,就已经命定了。我也理解他的这种苦累和孤独是源于他面对当今社会复杂,变幻莫测,现实功利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当道盛行,传统与现实观念的激烈碰撞、交锋,使他对中国书法艺术大业的前景凭添了几多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危机意识,随时都有一种力挽狂澜的悲壮感和对中国书法艺术兴旺发达,薪火相传的责任担当。

长年累月,他每天傍晚下班骑自行车回到他独居的家后,常常懒得下厨做饭(机关食堂只开早、午两餐),只泡杯茶,就着茶水吃点糕点、水果,打开电视看看新闻就又伏案诗书了。因为是名人,他在机工作室除去必不可少的公务事务总还少不了应酬各方面来访者。他说只有回到家里才好静心于诗书。他喜欢这种繁华之后归于的平淡、静寂。这也是孤独的好处。有大师说:没有孤独就没有升华。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的诗书创作也常能高质高产。然而,这对于他的基本生活质量又是无情的摧残了。有年春节长假期间,他买了不少汤圆放在冰箱里,把千家万户的阖家欢笑和爆竹声关在门窗外,潜水般独自一头扎进了没日没夜的诗书盛宴中。饿了就煮碗汤圆充饥。他并非特别喜爱吃汤圆,而是特别喜爱这是最简单,最不费时费事的食品。这样,到了长假第五天,他开始感到肚子胀痛,痛起来就没停歇,并且胀痛很快剧烈起来,痛得他直不起腰,冒虚汗,躺在床上打滚。不得已,他打电话向书友求助。于是,几个书友赶来把他弄进医院。急诊中,医生对病症也不知究竟。全面检查才发现是胃肠梗阻一一那些未消化的汤圆在冒肠里发酵所至。

他痛感到了生活的重创。想到平日生活里也时常有类似的意外事情发生,也免不了黯然神伤。但他感伤的却不是自身生活的孤寂,首要的事仍是他终生投入,视为第二生命的书法事业的世代相传大事。早年,他在自己倾心竭力于书法修炼的同时,也呕心沥血地培养他的幼子、幼女习字。他痴情地想往着使这享誉世界的国粹在他家薪火相传,成为书法世家。幼女悟性高,长进快,四岁半启蒙,七岁已获全国少儿书法大赛奖。他对女儿寄托了莫大的希望,也充满了自信。他每次书法展也都有女儿的字作,在全国破天荒地以“父女书法作品展”冠名。也因此引得媒体和大众格外新奇,格外关注。首次在成都办展时,省委书记谭启龙还特别器重地让他幼女到身边与她合了影。1988年12月在北京展出,方毅到场观展时也夸赞了他女儿的字也写得不错。他自习练书法起,就对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分外尊崇。这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二王”的父子两代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己千古流芳,成了中国书法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典范。他想,古有”二王”作表率,今有李氏父女相跟进,这对中国书法艺术将是何等的幸事啊!可是,女儿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却因忙于生计,已疏远笔墨,没能像他一样在人生的任何时候,任何处境下都矢志不渝,锲而不舍。这是他的一个心结。面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状况他苦苦地作了全面理性的思索。他感到实在没有过硬的理由责怪女儿,更不可能强要她非得走他的这条道。因为问题的症结不在女儿个人身上。综观历史和现实,书法本身从来就不会为一个人的生存、生活的改善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任何直接的有效作用。用当今最直白的语言表达则是:这是一桩只有高投入,高耗能,却毫无收益,赔尽老本,不赚分文的背时倒灶事。它历来都只作用于对上流社会中的高宏大儒、文官武将的与其高贵的身份及社会地位相匹配的锦上添花,助其展示身价、身家上的非凡的富贵和豪华。那东晋的“二王”的荣光,首先还在于其门第、身份的高高在上:父子二人都在朝为官。父官至右将军、会稽史,人称王右军;子官至中书令,人称大王令。至于终日为基本生活、生存奔波、打拚的芸芸布衣,能与诗书结缘,那实属破天荒了。而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大变革中的人们面对方方面面的激烈竞争,自然更需倾心于对事关自身当下生存之事的投入和产出比,即现实功利的权衡、倚重和追逐了。加之当今书写己普遍被键盘取代,就是书法家也得学会并熟谙操作键盘打字了,笔墨的实用性也越来越边缘化,被世间冷落、漠视在所堆免。然而,中国书法这门独特的艺术不仅仅是中国的国粹,还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化瑰宝,我们永远都决不能让这瑰宝无形中黯然失色!这不仅是华厦文化不可承受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损失!面临这样的危机,就特别需要有甘于摒弃功利得失,耐得寂寞的精神富翁作为中流砥柱,我们这国粹瑰宝才能恒久弥新,薪火永续!

李国超就是这样的精神富翁。

他为书艺殚了心竭虑。竟管生活中,书艺使他受磨堆;一生中,他却痴心不改,总把书艺当初恋。采访中,我走进他那无论是上班的工作室还是家里,都如同进了诗书大观园。尤其他独居的家,进门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客厅靠阳台位置上高垒的一摞摞素洁的宣纸已码到屋顶。他说这些纸竟管他天天放开用,再过10年也用不完。这些纸中有他自己买的,也有爱好、推崇他书艺之士送的。他指着其中的几摞说:“那是崔永元送我的。”走进他的书房,一张又宽又长,铺着毡子的书案霸气十足地占踞了房间的三分之二位置。案头上,两个古色古香,奢华豪气的大笔筒中高高矮矮,插满了各种型号、规格的毛笔,像列阵伫立,待令出征的将士。旁边码着一摞摞历代流传的名家碑帖。案上案下,一幅幅他完成和将完成的临帖或作品,楷、行、草、隶,如满堂群芳佳丽,衣袂飘飘,各显风骚,光彩照人。他感慨地对我说,他这一生最幸运的就是与诗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倾情诗书,日日相依相伴,相濡以沫,这才使他始终生活得充实而又精彩。他要多多益善,又精益求精地为社会创作、贡献上乘书法作品,兼顾诗作。要以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去吸引人,感动人,不断唤起国人对书法艺术的喜爱和器重,从而深刻认识中国书法独特的价值,引来有识之士,尤其年轻一代热爱、投入书法,让我们的文化精粹得到弘扬。他这番话也是他的现实生活写照。竟管他如今已身为书法名家、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从山村寒舍,从采煤矿井一路走来,人生处境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从未改变他每天傍晚下班后回到家里,门一关,闭门尘世远,一个人独自在清幽静寂中自由自在,无论是含英咀华,品读诗书亦或是挥亳泼墨,都很快进入佳境。他在这自我王国里曼妙缱绻于诗书桃园,洋洋洒洒,在灵感的潮涨潮落,云起云飞中泼墨挥洒,往往倾城一舞,世间万象即成笔底波谰,风情万种的书艺杰作。在抚今追昔,叹世事沧桑,人间冷暖,感慨万端中吟哦出真情诗篇。

作者简介:余以太,专业新闻记者(主任记者职称)。作品多次获四川省新闻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报告文学、散文、杂文写作。有报告文学作品获北京《十月》文学奖;笫九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