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和意见

解散?西泠印社

齐建秋

最近纪念西泠印社成立120周年的活动及换届选举引发了众人的热议。西泠印社成立于1904年,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及书画颇有影响并有着深深民间标记的艺术团体。该社坐落在杭州西湖景区,从成立至今共经历了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七位社长。这七位社长都是声名显赫的学者、金石鉴赏家、画家和书法家,就是当年在任的一些副社长、社员也是在文化艺术界闻之如雷贯耳的大家。

先说第一任社长吴昌硕,他当年是被印社的群贤公推为社长的。吴昌硕亲力亲为,与众社员共同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他盛名召集下,发展社员近百人。当年吴昌硕麾下的社员是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这些全国闻名的文化学者和书画篆刻名家,就连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都是名义上的赞助社员,一时精英云集,群贤毕至。这不仅是单纯的名家效应,还是真学问和真本事的展现,特别是社长吴昌硕具有振臂一呼群家响应的业内威望,他不是一尊只供朝拜,不理实事的菩萨,而是亲自来传承和开拓艺术的文化领袖,使得西泠印社这块牌子一时名声鹊起,江南闻名。

这期间西泠印社历经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改革开放时期,社员最少的时候也就六七十人,但社员的文化素养质量很高,艺术水准都是一流的,当时许多副社长和普通社员都是全国闻名的篆刻和书画大师,如沈尹默、方介堪、潘天寿、傅抱石、王个簃、马公愚、诸乐三、谢稚柳、马一浮、程十发、唐云䓁䓁,西泠印社真是名家荟萃,成了全国文化群体的老字号和金字招牌。

但是近年来西泠印社这个老字号和金字招牌却显得不那么灵光了,从领导层到普通社员自身的艺术含金量在逐步褪化,社会知名度在不断递减,这个曾经闻名遐迩,江南江北都知名的文化艺术团体现在的知名度甚至不如以商业经营为主体的西泠拍卖公司。其实这种现象人们在多年前便有所察觉。一个艺术团体的成功与否与他的最高领导者,就是人们常说的领军人物至关重要,他是这个团体的核心,灵魂和招牌,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知名度就会影响到这个团体的知名度,他的艺术水平往往代表着这个团体的基本艺术水准。在西泠印社第五届,第六届社长的推选上,人们便看出了一些端倪,赵朴初和启功都是声望孚众,并都担任着国家级机构的领导和学术高级职务的人,属于在全国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化学者和艺术大家,有资历、有学问、有资格当这个社长。但业内人士在感到欣慰之时,又心生疑窦,这个历来有以江南籍为领军者传统的西泠印社竟找不出一位孚众望的南派学者艺术家来担纲重任,难道江浙沪一带真的是文化德艺双馨的人才匮乏?难道书画和制印艺术界真的像传闻说的那样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一位大师级人物吗?倘是那样从清末以来曾人才济济的西泠印社不是又有拉旗之嫌了么?如果说西泠印社的第五、六任社长赵朴初和启功还令当年的人有一絲小的困惑,那么饶宗颐被推选为第七任社长则让人就有些尴尬了,饶公自然德高望重,但他的当选却使人会联想到已经不仅是江浙沪没有能人了,就连内地都推举不出一位能令人服膺的西泠印社社长的人选了。饶宗颐过世以后,西泠印社社长的位置一直空缺,没有替补人选。前不久举行了新的换届选举,社长的位置依然是虚位以待,以期贤者。这自然是西泠印社的一种尴尬,但谁又能说那些把领导者将就配置,草率就位的文化艺术团体和院校堂馆不是一种更大的悲哀呢?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老字号和金字招牌都是可以永存的,在各个领域因各种原因而消亡的老品牌不计其数。如同属于文化大范畴的饮食文化领域里的几十年百来年的老字号就消失了不少,这里有食材的问题、有烹饪的工艺问题,有厨师的水平问题,也有顾客的口味、店堂的经营管理和整体品质问题。总之,凡是消亡的东西总有消亡的道理,天花板也没有永恒镶嵌在顶端的。一个连领军人物都推选不出来,在业内学术水平和文化影响力日渐下降的文化团体的出路在哪里?社长的位置可以空缺多年,但一点不影响内部的争权夺利,网上爆料的为拼抢副社长,理事的名额和位置真是不遗余力,别看在学术和艺术上鲜有成就,抢帽子争位子却不乏行家里手,这样的文化团体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没有权威性又缺乏凝聚力的艺术社团,就不要再继续当摆设硬充门面了,因为有的时候消失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往往还意味着新生和重塑。